声明:nanyuan.com 为通用、多重含义、描述性的域名,为独立的私人所有,非商业化运营,与任何公众人物、公司、组织、品牌、商品、软件、服务、商标无关。这里从不提供任何商品或商业服务。如果您认为不期而至,请检查您的拼写或使用搜索引擎。
Disclaimer: nanyuan.com is a generic, multi-meaning and descriptive domain name, privately owned, non-commercial and not associated with any public figure, company, organization, brand, commodity, software, service or trademark. No merchandise nor commercial services are provided here. If you think your arrival is unexpected, please check your spelling or use a search engine.

南苑 nán yuàn (北京南苑)

南苑是元、明、清三代的皇家苑囿,因苑内有永定河故道穿过,形成大片湖泊沼泽,草木繁茂,禽兽、麋鹿聚集。 南苑又称“南海子”,元代是皇家猎场,史称“下马飞放泊”。“下马”,指离城里不远,骑上马,一会儿下马就到了。“飞放”,指飞鹰放狗,“泊”自然是指“海子”。皇太极进攻北京,遭到袁崇焕抵抗那次,就曾到南海子放马休兵,因为那里有水有草,并且将看守南海子的太监故意放走,让太监进城去诬告袁崇焕私通皇太极谋反。清代皇帝多次到南苑打猎和阅兵。民国时期南苑长期作为兵营,中国陆军第29军的军部曾设在南苑,1937年7月28日,发生了南苑抗战,大批日军进攻南苑军部,副军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都牺牲在南苑地区。

南苑简介

南苑的范围很大,位于今北京市丰台区和大兴区境内。基本覆盖了从南四环到南六环,从京开高速到京津塘高速之间的广阔范围。

南苑地处古永定河流域,地势低洼,泉源密布,多年的河水、雨水和泉水汇集,形几个很大的水面,那时紫禁城北的积水潭有北海子之称,于是这里就叫成了南海子,包括饮鹿池、眼镜湖、大泡子、二海子、三海子、四海子、五海子等一系列水域。加上流经这里的凉水河、小龙河、凤河等为生物的繁衍创造了理想的水文条件,使得这一带水生和喜水的动植物繁盛起来。

位于天子脚下、皇城近郊的这方水乡泽国自然不会无人问津,自辽金时起封建帝王就在这里筑苑渔猎;出生在草原又善骑射的蒙古人也看中了这块水丰草茂的游猎胜地。元世祖忽必烈来到燕京,在这里圈建了一个“广40顷”的小型猎场,取名“下马飞放泊”。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赶走了所有居住在海子里的居民,扩建殿堂宫室,四周修砌围墙120里,谓之“南海子”。把元朝的猎场扩大了数十倍。明代的燕京十景中的“南囿秋风”,就是指南海子一带。周辟四门,内建衙署,设总提督一人、提督四人负责管理。苑内分为四部分,各有一名提督管理,管辖海户400人。苑内设立二十四园,养育禽兽,种植果蔬,供皇帝和官僚贵族打猎享乐。后日渐荒芜,明隆庆年间,南苑已经很衰败。

南苑历史

清朝入主中原后,南海子称南苑,虽然后来建起了西苑、北苑,但这里仍是当时北京地区最大的猎场。

清代继续经营,修建4处行宫、若干庙宇,原明朝的两处提督衙门改建为行宫(旧衙门行宫、新衙门行宫),新建团河行宫。南苑一部分作为操兵练武之所,筑晾鹰台,作为检阅台,清帝多次在此校阅八旗军队。平时严禁平民进入,同治间于此设神机营。苑内多獐子、野兔、麋麂(四不象),并圈养老虎,作为狩猎之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日军闯入园中焚毁建筑、射杀动物。1901年后荒废,由皇家发行“龙票”,准招佃屯垦,始有人于苑内抢占土地建立庄园。后神机营营房建南苑机场。

南苑主要是四座行宫,分别为旧衙门行宫(又称德寿寺,现地名旧宫), 南红门行宫(现地名南宫),新衙门行宫(现地名新宫),团河行宫。现仅存团河行宫。南苑为禁苑,苑内几乎不住人,不耕种,只有一些维护的人称为海户。明代时,南苑开四个苑门,北为大红门,南为南大红门,东为东红门,西为西红门。大红门,又称“北红门”,是清代南苑周围九门中的正门,位于今南四环路大红门立交桥所在地,是由南苑往永定门的必经之路。后增设为九个,包括小红门等。后来又增设了角门。《帝京景物略》记载:“城南二十里有囿。曰南海子,方一百六十里。”“四达为门,庶类蕃殖,鹿、獐、雉、兔,禁民无取设海户千人守视。” 随着乾隆后期,西苑(包括三山五园)兴建后,逐渐停建。

可惜好景不长。清末,帝国主义列强闯入南苑后,明清两代苦心经营的南苑一蹶不振,《辛丑条约》签订后,为了弥补国库的空虚,在光绪二十八年六月设立了“南苑督办垦务局”,出卖南苑里的土地,将“南苑内闲旷地亩招佃垦荒”。从此,封闭了六百多年的南苑得以开发。比如大太监李莲英的广德庄、富源庄,北洋军阀段祺瑞的振亚庄等,后来,许多庄名都化为地名一直流传至今。到了今天,猎场、行宫、庄园的辉煌已难再重现,见证这段历史的只有一些没有烧毁的石碑和大红门、小红门、旧宫、鹿圈、角门等等这些单纯的地名了。

辛亥革命后仍为驻兵重地。冯玉祥在1924年建“思罗堂”,又称“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南苑镇福音堂”,位于南苑镇西二道街1号,建筑面积167.1平方米,可容纳500多人聚会,李昌源为本堂首任牧师(1894—1973,山东省泰安人,毕业于北京汇文神学院)。

1949年后发展为北京近郊重要农业区和工业区。位于西南隅的清团河行宫遗址已辟为公园,南海子麋鹿苑也建在苑中。

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南郊农场和红星人民公社的出现,使这里成为北京重要的副食品基地。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刚改革开放,就曾有台商意在亦庄附近建立外向型为主的经济开发区,终于,1992年,亦庄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面孔出现在北京的地图上。

南苑机场

民国初年,军队占据南苑,将其辟为兵营。日伪统治期间,日军在“南苑猎场”的北部修建了一个机场,这就是今天的南苑机场。

南苑机场从只供航空学校培训驾驶员到上个世纪30年代成为华北最大的机场之一。

截至2019年9月,北京南苑机场航站楼面积为2万平方米,民航站坪设25个机位;跑道长3200米、宽45米,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600万人次的使用需求。

南海子南苑

位于北京城南大兴区境内的南苑至廊坊公路东侧,距北京城区14公里。

麋鹿,俗称“四不像”,本为中国独有,但1865年被法国大卫神父发现,此后陆续运送到欧洲。我国野生的麋鹿早已灭绝,最后一群散养在北京南海子清朝皇家猎苑中。1900年八国联军疯狂劫掠,猎苑毁于战乱,麋鹿从此在中国绝迹。 1900年前后英国从欧洲一些动物园中收集到18头麋鹿,放养于乌邦寺公园,现麋鹿群已繁殖到2000多头。 1985年英国乌邦寺公园塔维斯托克侯爵将20头麋鹿送还给中国,国家在北京专门成立了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并辟出近千亩土地,建成麋鹿苑。

南海子麋鹿苑是我国第一座以散养方式为主的麋鹿自然保护区。南海子有丰美的苇草,泥泞的沼泽,为麋鹿的栖息繁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短短的8年时间,南海子麋鹿苑中的麋鹿已从20头繁育为200余头,成为仅次于乌邦寺公园的世界第二大麋鹿苑,南海子开始恢复了它特有的风貌。